2025年10月10日下午,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了浙江大学徐鹏飞研究员作题为“胚胎发育中的体轴建立”的学术报告,来自水产学院和海洋生命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现场聆听了学术报告。

发育是胚胎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构建过程。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增殖和迁移,逐步获得其特定的位置和组织、器官特征;在发育早期,胚胎首先在较大的尺度上特化成不同的区域,之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动态细分过程逐渐发育成为一个复杂的生命个体。充分理解这些决定胚胎组织器官特征的位置信号的分子本质对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徐鹏飞研究员重点围绕胚胎前后轴、背腹轴及左右轴的形成过程展开讲述,介绍了huluwa可通过以不依赖Wnt配体/受体的方式激活β-连环蛋白,充当脊椎动物体轴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倾斜旋转的纤毛与边界表面的相互作用驱动的各向异性流通过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被转导为生物信号,启动了决定器官不对称布局的遗传级联反应(Nodal、Pitx2),Wnt5 和 sFRP 基因对于神经细胞中基体的正确定位起到的关键作用等。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热情高涨,与徐鹏飞研究员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报告人简介:
徐鹏飞,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浙江省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态发生的共性机制,以及利用人胚胎干细胞体外构建“类胚胎”和“类器官”,以充分模拟人的胚胎发育和器官发生,用以研究人类发育相关疾病和出生缺陷的发生机制。相关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Cell Stem Cell, 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PLoS Biology等杂志。
